联系方式
从成本角度,谈谈前分类和后分类。
前分类的成本,对于居民来说,有垃圾桶或垃圾袋、垃圾分类处理的时间、生活便利程度。
可重复利用的垃圾桶属于一次性投入,可忽略不计;关于垃圾袋的使用可能是一个问题,我们必须提倡使用可多次利用的垃圾桶,否则塑料垃圾袋的使用数量反而增加了,会产生更多的塑料垃圾。
垃圾分类的时间,每个人都需要一些时间来做,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。这个时间原用来休息、娱乐、学习或工作。习惯后,时间成本会逐渐降低,但需要有一个过程。
生活便利程度。从每次扔一袋垃圾,变成每次扔两袋垃圾,对于喜欢顺路扔垃圾的人可能会产生一些不便,因为两袋垃圾很可能需要两只手,一手拿包、一手拿垃圾的情形就不存在了。
另外,有些小区规定要按时间投放垃圾,因为需要有人看管垃圾扔得对不对,但看管的人不是一天中的每个时间都在。这个方式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——按时投放垃圾,对垃圾桶的承载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,相当于人为瞬时提高垃圾桶的“流量”,对硬件(桶的大小、投放方式)、运营(垃圾清运)要求非常高,相当于淘宝刚上线还没稳定运营就搞“双十一”,服务器很可能就崩了。还有个问题,其他时间,看管的人不在,垃圾桶锁着——人们拿着垃圾出来,桶锁着,看管的人不在,那么人们怎么处理?他会把垃圾拿回家吗?没人看着,大部分就放在桶旁了——后面还需要有人处理,而且还影响小区环境卫生。笔者认为按时扔垃圾这个情况,需要改进。
无论垃圾是前分类还是后分类,总归要分类(除非技术进步到不需要人工分类,机器自动处理),需要综合考虑环境治理、经济发展、技术进步和生活便利等多方面因素。笔者认为,居民垃圾分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习惯不是一天养成,一蹴而就难度大。同时,还要意识到,对于垃圾处理这个问题,不仅要分类,而且还要注意链条的两端——减少垃圾的产生,提高垃圾处理效率。
上一条:垃圾桶的布局也需要考虑到游客的活动区域和交通路径
下一条:垃圾桶的材质不同,使用的场所也不尽相同 |
返回列表 |